1 产品概述
1.1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
1.2 性状: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熟地黄: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1.3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1.4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5 用量:9-15g。
1.6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2 炮制依据和炮制方法
2.1 炮制依据:《福州市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规范》1963年版P11-12。
2.2 炮制方法:将选好大只(每斤八支)原生地放在缸(楻)中,用清水浸1-2小时(粒小者时间要短,以浸至外皮柔软为度);以竹扫帚(或扁担)搅动洗净泥沙,捞起并用清水漂净,沥干水分,摊放太阳光下晒至十足干(酥脆);放置蒸笼内隔水蒸12小时,以武火不断燃烧,待其体质胖大胀透时,趁热将生地和黄酒(每100kg生地用上等黄酒40kg)同时倒入缸内,摇动均匀后焖一宿;待酒汁吸尽,再晒足干;再蒸再用酒;如此反复进行九次。使其色呈光黑,油润如漆,味甘如饴,切开内心有菊花纹针刺孔状者为度。
3 炮制流程
4 炮制过程
4.1 净制
将脱外包后生地黄,拣去杂质、非药用部位。
4.2 洗药
将净制后的生地黄洗净泥沙。
4.3 干燥
取洗药后的生地黄摊开晒十足干。
4.4 九蒸九晒
4.4.1 蒸 放置蒸笼内隔水蒸12小时,以武火不断燃烧,使其体质胖大胀透。
4.4.2 加酒 趁热将生地和黄酒(每100kg生地用上等黄酒40kg)同时倒入缸内,摇动均匀后焖一宿,吸尽酒汁。
4.4.3 晒 待酒汁吸尽,摊放太阳光下晒足干。
如此蒸晒反复九次。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180kg。
5 质控要点
5.1 净制:原药材,除杂质、非用药部位。
5.2 九蒸九晒:蒸制时间、程度,晒制时间、程度。
5.3 黄酒浸润程度。
6 炮制注意事项
6.1 黄酒用量:除第一、二次为40kg外,第三次以后可每次逐渐减到70%左右。
6.2 蒸制程度:在每次蒸的时候,必须蒸得胀透胖大。
6.3 晒制程度:晒的时候,必须晒得十足干燥。
6.4 黄酒焖润程度:每次黄酒的液汁能如数吸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