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胎漏、胎动不安多属于虚症。中气虚则升举无权,冲任不守。血虚则胞脉失养,胎动不安。肾虚下元不固,无以载胎。跌仆劳伤,损伤气血,胎气受损。由于妊娠血聚冲任以养胎,故血热者也多为阴虚血热,单纯的热邪亢盛相对较少。因此本病治疗应以补气养血,益肾固冲,滋阴清热为主。
(2)临证时,首先应视病情的具体情况辨其可安胎与不可安胎。凡阴道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暂,腰酸及腹部坠痛轻微,脉滑按之尚有力者,为胎元可安。反之,出血量少或多,量多超过以往月经量,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腰酸及腹坠痛甚,一般为胎元难固之象,无需安胎,应及时促其堕胎,或借助现代医学作进一步检查,或按难免流产处理。
(3)在滑胎治疗方面,首先应嘱患者避免妊娠过密,否则屡得屡堕,再次堕胎时间间隔愈短,气血消耗肾气亏损愈大,一般宜避孕一年以上再孕为妥。在间隔期中,要调饮食,养心神,节房事,使母体元气恢复,为再孕后胎元得固创造条件。药物方面,可用补肝肾、固冲任、调养气血的丸剂或汤药,经期应停服,未孕时服丸药,孕后每月服汤药六七荆,须服至超过既往屡次堕胎的月份,一般应服至妊娠第五个月。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为预防滑胎常用方剂,或酌去辛香走窜之川芎为宜。
(4)黄芩、白术固然为安胎圣药;但也应注意其适用性。如系气虚、肾虚,黄芩伐生发之气,用之反害。白术补脾,对中气不足者能资生源守冲任而安胎,然其性偏燥且能壅气,对阴虚气滞者未必适宜。
(5)当归、川芎有辛窜动血之性,恐有动胎之弊。总之,一切耗气、破血、燥热及大苦大寒克伐生气之药,都应禁用或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