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质淡,脉细。
【参考处方】当归补血汤、四物汤、五仁丸改汤加味。当归 150g,黄芪 200g,白芍200g,生、熟地黄各 150g,苦杏仁100g,火麻仁200g,制何首乌150g,桃仁150g,玄参200g,枸杞子150g,枳壳120g,枳实150g,石斛 200g,陈皮100g,厚朴100g,谷芽150g,阿胶100g,炙甘草90g。
【加减参考】若兼气虚,可加白术、生晒参益气生血。
【处方分析】方中当归、黄芪、白芍、生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苦杏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枳实、厚朴、陈皮引气下行、下气通便;石斛、谷芽益阴和胃;玄参、制何首乌、枸杞子、阿胶等养血润肠。
【调理原则】养血润燥通便。
【应用范围】血虚型便秘。
【膏方制作】将阿胶打粉备用。余药加8~10倍量清水煮沸2h,过滤取汁;药渣中加入5~6 倍量清水煮沸1.5h,过滤取汁;滤渣再加3~4倍量清水煮沸 1h,过滤取汁;将3次煎煮的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清膏;调文火,加阿胶粉搅拌均匀,保持加热 10min左右,最后浓缩成膏,分装。
【用法用量】每次15~20g,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温水融化后服。
【制膏分析】本膏中阿胶没有单独烊化,是为了避免阿胶粘在器具上造成浪费,将阿胶粉直接加入清膏中,操作时注意掌握火候并充分搅拌,直至成膏;加热时间10min 以上,以保证阿胶充分烊化且收膏时间不会太长。石斛煎煮过程注意检查是否煎煮透;若是鲜品,建议加适量药液破壁成浆,过滤,滤渣并入他药煎煮,滤液直接合并到药液中浓缩。
该内容节选自《闽派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