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食疗 > 详情
分享到:
 
福州市中医院药膳食疗专项介绍
来源:福州市中医院药膳食疗专项组 | 发布:2016-10-14 | 浏览:10852

福州市中医院自2004年开始开展系统的中药药膳食疗临床应用研究工作,经历了艰苦的实践探索,使药膳在医院临床的应用率先开展起来。2011年7月,“药膳食疗专项”被省卫生厅确认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项建设项目。

专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院致力于药膳食疗产品的开发、临床疗效研究、临床推广应用以及药膳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与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工作。在中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了系列疗效好、易于被患者接受的创新性产品,推动了中医院药膳食疗方面的发展。

2009年我院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授予的“临床药膳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底“福州八珍药膳”被确认为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Ⅸ-4),黄秋云同志被确认为该项目的传承人。

现将药膳食疗专项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管理完善、专项规模凸显

医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实行逐级负责制,分工明确,管理规范;每年定期召开药膳专题会议至少两次,解决专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布署下一步建设工作内容。专科制定了专项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有每年工作总结。

配备与专项建设业务相适应的工作场所,药膳食疗研究室、制作室和配膳室面积共计135m2,能满足临床药膳食疗及其科研和新产品研发的需要。

根据实际需要购置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其中3项中药两煎智能煎药包装机、真空浓缩收膏机、膏方包装机已达到了省内同类专科领先水平。

二、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完善

1.建立专科人才梯队,具有较强的药膳食疗技术力量。配备专项技术骨干12名,其中研究生2名,中高级职称人员9名,中医药人员占队伍人员总数的80%以上,涵盖了中药学、临床医师、科研、护理、营养师、药膳师等。

2.制定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每年派送专项主要技术人员参加省级学术会议和国家级专题学习班,主要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药膳专题学习班的岗位培训覆盖率达91.67%。

3.学科带头人黄秋云主任中药师,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福州市第二批优秀人才、第一、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副会长、第一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第三届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秋云主任从事中药的生产、临床、科研工作30余载,致力于中药药膳、中药不良反应、中药炮制、青草药的临床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事业心,治学严谨,开拓创新,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学术思想。

近年来,她承担多项地厅级立项的药膳科研项目;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履获奖励;参与多部中医药著作的编写,主编的药膳专著《左海药膳探骊》是对我院多年来临床药膳工作全面的总结,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 浙江中医出版社社长陈永灿主任写了一篇名为“熔古冶今究药膳,探得骊龙颔下珠”文章,对该专著予以高度评价。

4.学科继承人李丹主任中药师,现任福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常务委员、福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对专科建设工作中在专业上认真负责,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在行政协调上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药膳食疗工作不断创新

1.开发药膳新品种

广泛发动全体医务人员,针对本专业业务开展情况开发了各类中药药膳。这些药膳方有的摘自古书经典,有的引用民间的单方、验方,有的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或通过参加各种药膳学术活动受他人的学术思想启发等获得。全院领导、临床科室、药剂科、营养科相关人员紧密配合,形成宏大的药膳开发团队,进行药膳品种的开发工作。对初布确定的药膳开发品种进行反复试制、品鉴,进行临床疗效研究,制定药膳合理的流程。

多年来,我院开发了各类中药药膳品种,如药粥、药茶、药膳汤肴、药膳菜肴、药膳主食、药膳包、药酒等近百种(详见福州市中医院《药膳目录表》)。其中有几个自创、特色药膳品种在临床特定病种中形成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简单介绍如下:

糖尿病馒头自2008年开展使用以来,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认可,使用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年使用量均在30000个以上。

胃炎馒头在糖尿病馒头临床应用经验基础上,选择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福州历史悠久的八珍药膳,2011年被确认列入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编号为Ⅸ-4)。我院秉承将八珍药膳传承发扬光大思想,开发了八珍猪蹄、八珍猪肚等。八珍猪蹄药膳被用于骨伤科康复治疗,能增强患者体质、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对于骨伤康复期有很好的疗效。八珍猪肚主要在消化内科使用,用于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等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良好。

灵芝饮、灵芝面在全面调节血脂方面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军休老干部。

小建中膏被用于辅助治疗脾胃虚寒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通过临床观察与疗效研究,具有较好疗效。

川贝秋梨膏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生津作用,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尤其适用于老人、小孩。

阿胶膏是一种创新型的类似糕点的块状膏方,具有营养滋补、口感好、方便携带享用的特点,具有养气补血、改善睡眠、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2.积极开展药膳食疗健康教育,充分体现在宣传栏、门诊健康教育处方、住院病历诊疗常规中,并收集编写《福州市中医院健康教育处方集锦》和《临床各科诊疗常规》、《中医诊疗方案》。

3.指导基层医疗单位(闽清县中医院、莆田华侨医院、泉州正骨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鼓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药膳食疗工作的普及推广工作,做好药膳食疗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参与福州多家老年公寓、开智小学等的公益活动,包括药膳宣传讲座、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药膳产品等。

4.开发药膳新品种技术档案,对品种开发的意义论证、技术规范、应用研究流程、相关的辩证施膳、疗效评价、医疗费用等分析有详细记载,全程优化管理,并有专项年度工作总结。

5.把药膳食疗工作列入中医护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在护理病历中有明显的药膳食疗指导内容。

四、药膳食疗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我院在开展临床药膳工作过程中,紧紧围绕医院提出的“全力科学地提升医疗质量”、“注重内涵,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科研工作,明确科研工作与医院总体工作主线的密切关系。课题组以“立足临床、中西结合、膳药并用”为指导方针,建立“以科研促临床,以临床助发展”的认识,坚持科研管理规范化、资料统整系统化、课题管理过程化、课题研究全员化等方面开展医院的科研工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医药膳防治疾病科研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1.建立专项研究室,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工作计划、科研任务和实施方案,相关的科技档案完整。

2.开展民间药膳调研。多年来组织专家利用各种下乡、指导工作机会、学术交流空间开展药膳调研工作,广泛收集福建各地区药膳的验方与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讨论,从中挑选出一部分确有疗效的验方,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对这些验方的功效、适应症以及用法用量等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医院专科专病建设,进一步选出适用于临床的验方,应用于住院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开展药膳调研汇报会,将全省九地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莆田)药膳使用情况以及经典有效的验方予以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广应用。

3.建设期间开展的省厅级药膳科研课题2个:《胃炎药膳馒头辅助治疗脾胃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课题编号WZY0905)和《建中膏治疗脾胃虚寒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12-2-73);地市级药膳科研课题3个:《主食药膳(糖尿病药膳馒头)在糖尿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编号2009-S-94)、《养生保健药膳在福州市老年公寓中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10-S-83)和《八珍药膳在骨折康复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1-S-70-2)。

4.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药膳学术论文十余篇,对我院临床药膳工作学术工作予以多方面的总结,有学科建设的进展,有临床应用总结,有药膳工艺流程的研究,有实验室研究报告。

5.出版药膳学术专著。《左海药膳探骊》是福州市中医院十年之临床药膳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在《福州市中医院临床各科诊疗常规》和《福州市中医院健康教育处方集锦》的工作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院临床药膳研究和应用的实践经验。全书图文并茂,配以药膳成品的彩图,内容丰富,集药膳之大成;辨证施膳,启生民以心法;历经识炼,以科研成果寿世。阮厅长评价该书是“推扬岐黄术,药膳妙绝伦,存心惟济世,恬和保长生”。

五、教学信息工作显著

1.开展专科学术会议:建设期间我院申报并举办了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术研讨班共6次,每期都有药膳会议论文集。我院医务人员发表和刊登在国家级、省级专刊和学术论文集上有关药膳的论文达近百篇。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以上的有4人,其中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担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常务委员以上的有7人,其中主任委员即是药膳食疗专项学科带头人黄秋云同志,副主任委员之一就有本药膳专项继承人李丹同志。

通过每年的药膳学术年会或研讨班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药膳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力地推动了药膳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临床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而提高了全社会对药膳的认知和认可程度,扩大了广大群众对药补食疗的服务需求,推动了药膳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并推进中国药膳的普及和国际交流。

每年举办两次院内药膳食疗相关继续教育讲座,对本院医师、药师、营养师、护理等人员进行药膳食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的培训。通过对药膳食疗的宣传和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和市民普及药膳知识,营造中医养生防病治病文化氛围。

2.接受基层医师、药师、营养师、护理等与专项内容有关的进修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指导泉州正骨医院、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柳州中医院、闽清中医院、莆田华侨医院等开展药膳专项工作。

3.承担教学任务,具备带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能力。我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每年承担临床教学任务,教学凸显特色技术优势,善于把专科建设和科研内容贯穿日常教学中。药膳食疗专项师资队伍中,吴水生教授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生导师,黄秋云主任中药师为全国老中医药学术指导老师(中药)、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导,郑立升主任中医师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导。

今后,我院还将围绕专项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突出药膳食疗专项的特色,融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不断扩大药膳应用范围,开拓药膳市场,弘扬药膳文化,造福生民,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以臻养生、保健、调理之妙境,愿天下人同登寿域。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