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属于中医丸、散、膏、丹、汤五大传统剂型之一。膏方多用贵重补益类或治疗类中药煎熬、浓缩,并加入动物胶类药(龟甲胶、鹿角胶、阿胶等)或蜂蜜、冰糖等收膏,加工成为质地稠厚、味美、营养、滋补的膏方。它既可以补益强壮又可以治病防病,增加机体免疫力;立意于平调、缓和、长效调补;由于药物组成多、功效也较全面,颇受青睐。
川贝秋梨膏
川贝秋梨膏是我院儿科精选古方,并根据闽中地气相体化裁而成的协定处方,临床运用多年。其组成主要有:秋梨、川贝母、麦冬、蜜款冬花、百合、蜂蜜等,具有养阴生津、清咽润肺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热肺燥所致慢性咳嗽、咳痰黄或少痰、咽痛咽燥见长期抽烟者以及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深受患者喜爱,是我院膏方销售量最多的膏方品种。
固本平喘膏
固本平喘膏由我院呼吸科郑承铎主任及其科室成员根据长期临床试验总结出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有效膏方。其组成主要有:生晒参、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山茱萸、核桃仁、沉香、紫河车、鹿角胶等,具有补肾纳气、益气固表、止咳平喘、化痰肃肺的作用,适用于肺脾肾虚所致的肺气肿,反复咳喘、气短动则加剧,痰多,形体消瘦,疲乏,脉沉细等症。该方能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便通膏
便通膏是我院消化科专家经验方。其组成主要有:太子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何首乌、山茱萸、麦冬、枸杞、决明子、桃仁、阿胶等,具有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中老年人、产后病后术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症见便秘、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口唇色淡、大便无力、腰酸、舌淡等,也可以减少老年性因便秘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力衰竭、肺气肿、脑卒中、痔疮、肛裂等疾病。
当归补血膏
当归补血膏是我院妇科专家根据福州市中医院孙氏妇科验方总结出的一剂膏方。其主要组成有:当归、熟地黄、党参、黄精、制何首乌、阿胶等,具有补血益气、调理冲任之功效,对于产后血虚、崩漏愈后调理等多种妇科病均有良好的疗效,亦可用于内伤气血亏虚,慢病失血,上消化道出血,肿瘤后期贫血,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病。
回春驻颜膏
回春驻颜膏是我院美容科在长期治疗各种皮肤问题的经验基础上,结合饮食调理原则总结出的一剂膏方。其主要组成有西红花、虫草花、核桃仁、黑芝麻、天麻、枸杞子、阿胶等,具有疏肝益肾补血,养颜美容祛斑之功效,对于气血亏虚引起的皮肤干燥、面色暗沉无光泽、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有较好疗效。
更年安膏
更年安膏是根据福州市中医院孙氏妇科验方总结出的能有效缓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膏方。主要组成有生晒参、阿胶、百合、生地黄、酸枣仁、淫羊藿、菟丝子、枸杞、贡菊、白术等。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安神、补肾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围绝经期症见浑身燥热汗出、失眠、眩晕、心悸、四肢发凉等。
阿胶膏
阿胶膏(块状)是由唐代杨贵妃所创,人称贵妃美容膏。常食可以养血润肤、乌黑头发、祛斑养颜,药膳书中屡有记载。主要组成有阿胶、核桃仁、黑芝麻、冰糖等。具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养颜乌发的功效。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各种贫血症,对于肾虚血亏引起的月经过少、黄褐斑、面色晦暗无光泽、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也有较好疗效,是补血益精、美容养颜之佳品。
安神膏
安神膏由安神汤演变而出,它出自《仙拈集》卷二,是我院神经科专家根据长年临床治疗失眠症的经验总结出的治疗心脾血虚失眠的一剂良方。其组成主要有:莲子、柏子仁、蜜酸枣仁、茯神、麦冬、首乌藤、芡实、远志、大枣、阿胶等,具有健脾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经多年来临床观察,疗效很好,且口感良好,患者易于接受,被广泛运用于长期失眠患者的调理。
益脑膏
益脑膏是我院神经科专家根据长年临床治疗痴呆症的经验总结出的膏方。其组成主要有:核桃仁、黑芝麻、山茱萸、黄精、五味子、黄芪、熟地黄、肉苁蓉、制何首乌、石菖蒲、升麻等,具有固本益肾、益精填髓的作用,适用于心肾两虚之健忘、失眠、多梦、心悸、心烦等症。对于老年性痴呆症、血管性痴呆、脑萎缩、老年抑郁症等均具有较好疗效。
养胃膏
养胃膏是上海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脾胃病的膏方,其组成主要有:生晒参 、 黄芪、炒白术、 茯苓、 淮山、 桑葚 、 建曲、玉竹、 枸杞、 巴戟天、益智仁、 杜仲、 补骨脂、当归、 阿胶等。具有健脾益肾,促进食欲的作用。本膏方可口养胃,经过临床长期实践证明其对慢性胃痛,胃胀,食欲不佳,乏力腰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黄芪建中膏
黄芪建中膏是小建中汤加黄芪演变而出,小建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其组成主要有:饴糖、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效。主治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者。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脾胃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
薯蓣膏
薯蓣膏由薯蓣丸演变而出,它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诸 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其组成主要有:山药、生晒参、茯苓、当归、神曲、大枣、阿胶等。具有健脾益胃,气血双补,阴阳和调,扶正祛邪的作用。治疗一切久病虚弱倦怠、不耐风寒、不耐劳作、食欲不振、消瘦等病。现代研究已证实,该方能明显增强患者体质,广泛用于临床慢性虚损疾病,如正气虚衰易感冒、各种疾病易反复者,体质虚亏、体重减轻,形体瘦弱,肿瘤晚期或肿瘤术后、化疗、放疗后调理及亚健康人群等。
健骨通络膏
健骨通络膏由《独活寄生汤》和《八珍汤》化裁演变而来。《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于治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之痹证。《素问•痹论》说“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素问•逆调论》又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用不用”。正气既虚,邪气深伏,治当搜风祛湿以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扶正以祛邪。佐以《八珍汤》益气补血,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气血足而风湿除,肝肾强而痹痛愈的目的。其主要组成有羌活、独活、威灵仙、狗脊、千年健、杜仲、天麻、黄芪、黄精、阿胶、鹿角胶等,具有祛风湿除痹痛,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产后痹等。
膏方的用法用量
膏方一般偏热,应从小剂量开始,可先一日服用一次,5-7天后改为一日两次,每次一汤匙(10-20毫升),直接含服或温开水兑服,也可以隔水炖服;块状膏方每次1-2块(10-20克),直接嚼服即可。感觉口干可以配合菊花茶服用或多喝些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