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学术思想 > 详情
分享到:
 
肛肠科术后出血的处理与预防
来源: | 发布:2014-10-18 | 浏览:4630
术后出血是中医肛肠科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来说,肛肠科术后出血量较少,但也曾见过大出血患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多数由于手术中有活动性出血未进行结扎,或结扎线没扎牢或者结扎线滑脱,或者缝扎时缝针刚好从血管中穿过,或由于创面较大较深,压迫不紧而致创面渗血,或由于因为手术中麻醉不够松弛,过度牵拉而致张力太大,创面出血不易察觉等因素所致。继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以后,多由于创面感染,使局部组织坏死,侵及血管,或由于术后粪便干硬,用力努挣,擦伤创面,以及患者原有高血压或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所致。
对于原发性出血,应将创面纱布移开,重新消毒,在充分麻醉下仔细查找出血的原因,若为渗血,可以用电凝止血后,敷以止血散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如果是由于结扎线滑脱而引起的,应重新予以缝扎止血。内痔基底部粘膜损伤引起的出血,可缝扎止血或以消痔灵注射液注射于出血点的周围粘膜下层以止血。
对于继发性出血的患者,应在充分麻醉下,将直肠腔内的积血清除干净后,仔细寻找出血点,予以缝扎止血。对于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应积极予以扩容及止血等抗休克治疗。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止血药物或输入新鲜血浆及血小板等治疗。
病例一,患者高某某,男性,53岁,以大便时排出大量血液为主诉于2002年4月就诊。该患者于昨日上午因“痔疮”在某私人诊所行手术治疗,今日通便时排出大量血液及血凝块,就诊时神倦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数,测血压90/60mmHg,急查血常规,白细胞8300,分叶68%,血红蛋白9.8克。考虑为“痔疮术后出血”。经征得患者同意后送手术室进行探查,按常规消毒后铺巾,肛周局部浸润麻醉,置入肛门镜,见肠腔内大量鲜血及血凝块,清 除干净后在齿线上约0.2厘米的内痔结扎线的下方直肠粘膜裂开,创面明显渗血,遂以1号丝线行8字缝扎止血,擦干创面血迹后未再发现渗血,创面敷以明胶海绵与凡士林纱布固定。
病例二,患者林某某,男性,58岁,以“肛旁硬结肿痛,溢脓时作5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5月诊断为“复杂性肛瘘”收住入院。经术前准备后,在局部麻醉下做了“瘘管切开引流术”,手术当日中午发现血液渗透敷料,遂给予更换敷料垫棉包扎,晚上7点敷料又被血渗透。遂在局麻下清除敷料及填塞的引流条,发现被切开的肌肉创面及皮缘明显渗血,创口纱布盖上一会儿即被血渗透,笔者以电刀进行电凝止血后,创面未再渗血,创面填塞凡士林纱布引流,外盖无菌纱布固定。
出血是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预防术后出血,就要求医者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检查及处理。对伴有高血压或凝血机制障碍等疾病的患者,除非内痔严重出血,可行内痔缝扎,并于手术后应用止血药物和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手术中麻醉要充分,动作要细心,操作要规范,不要过分牵拉,对于创面的渗血要及时予以处理,尤其对于切开的肌肉创面的出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中医肛肠科手术的创面一般都不予缝合,仅在创面敷以止血药物后垫棉包扎,因此更要注意创面出血的处理;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创面的敷料是否渗血,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另外,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服些润肠通便的药物以助通便,勿使因大便干燥摩擦创面而致出血。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