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天气闷热,多雷阵雨,来势凶猛,让人措手不及,暑湿之气入侵人体,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同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如果睡眠时间又少,抵抗力就会下降,出现系列不适症状,因此自古就有苦夏的说法。此时要把工作安排好,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心平气和,还要注意防暑邪、湿邪,更重要的是要防寒邪!
大暑天,高湿高热的“桑拿天”容易中暑,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昏、口渴、恶心、心悸、胸闷、大量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预防。
大暑时节,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还是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吃些具有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益气滋阴的食物,可以缓解苦夏的不适。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可以解热祛暑,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作用。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具有很好的健脾利湿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此时,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银耳粥等。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既可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气、养阴。
冬病夏治已深入人心,大家忙着做三伏灸的同时,别忘了饮食上的冬病夏防哦!胃寒宫寒,我们为您准备了艾姜糖;脾虚湿盛,“大暑”是调理的黄金期;老慢支哮喘病也可从饮食上冬病夏治。
药膳推荐——薏米冬瓜排骨汤
【制作方法】排骨300g,洗净切块,沸水焯过;冬瓜500g,洗净去皮切块;生姜一块洗净拍松;薏苡仁100g,水浸泡后和排骨、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大火煮沸后改小火褒至薏苡仁近熟,再加入冬瓜块继续煮熟,调味即可。
【应用范围】清热解暑,健脾祛湿。适用于暑天热盛烦渴,身重疲乏,不欲饮食等症辅助治疗。
您想了解更多暑天食疗、药膳知识吗?如肾阳虚人群暑天怎么进食肉苁蓉?骨关节系列疾病暑天怎么选择补肾壮骨药膳?清补,平补,温补……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或者周一、周三上午至医院门诊一楼保健科旁的药膳食疗咨询室现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