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赏析 > 案例赏析 > 详情
分享到:
 
朱亨炤门诊病案27
来源: | 发布:2018-06-23 | 浏览:2027

林某,男,54岁。初诊:20171121

主诉:咳嗽、气促,痰白1月余,伴下肢抽筋,痰白清稀,口不干,夜间常坐起气喘,无发热恶寒,无自汗盗汗,无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神清,心肺听诊(-),余无阳性体征。舌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西医:支气管炎?

      中医:咳嗽(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治则: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药:

桂枝6g  麻黄6g   干姜3g    白芍12g

甘草3g  半夏9g   五味子9g  黄芩9g

鱼腥草15g  桔梗9g  杏仁6g  苏子另包9g

莱菔子9g  葶苈子9g   5剂。

二诊:20171128

诉咳嗽、气促好转,痰量较前有减少,夜间不再气喘,舌淡红苔薄。继服上方5剂,上症基本消失,最后以玉屏风颗粒冲服以巩固。

按:本病主要考虑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取小青龙汤加减。方中以麻黄、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干姜温肺化饮,白芍和营养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五味子酸收敛气,黄芩、鱼腥草、桔梗、杏仁、三子养亲汤加强宣肺平喘,清化热痰之力,全方共奏解表散寒,温化热饮之效。二诊在原方继服取效后,最后以玉屏风散冲服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自身免疫力。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