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赏析 > 案例赏析 > 详情
分享到:
 
朱亨炤门诊病案39
来源: | 发布:2018-09-29 | 浏览:2055

张某 41岁,2018.04.17初诊

主诉:感冒3日。

辰下:发热恶寒,时冷时热,眼睑红,下睑尤甚,咽痛,下半夜咽干,偶有咳嗽,无痰,纳可,夜寐差,小便偏白,大便正常。舌尖红,苔微黄,脉弦。

方药:

柴胡9g     黄芩9g     半夏9g

黄芪30g    白术9g     防风9g

荆芥9g     紫苏叶9g   桑叶9g

桔梗9g     杏仁6g     淡竹叶9g

银花9g     连翘9g     板蓝根15g

淡豆豉9g   甘草5g

×5

 

按:

患者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证属寒热错杂,病位在表、半表半里之间。方用小柴胡+玉屏风+银翘散合方加减。患者外感风寒,初在其表,故恶寒,正气抗邪,则发热,发热与恶寒并见,是邪正交争之征象。兼之患者柴胡体质,邪入即犯半表半里,故见时冷时热;外邪入里,乃化为热,邪热上攻咽喉,故咽痛,夜卫阳行于内,下半夜阳生之际,天时与人之气血运行共同作用之下,故下半夜反咽中干甚,又见夜寐欠佳;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故咳嗽,邪热劫灼津液,反干咳无痰。舌尖红,苔微黄,脉弦,与患者症状相应,共同证明邪在表、半表半里,本病寒热错杂,是以寒热同调。方中以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黄芪、白术、防风共固表气;荆芥、紫苏辛温散寒解表;桑叶辛凉解表,淡竹叶、银花、连翘、淡豆豉清热,板蓝根清热兼利咽,可解咽痛;桔梗、杏仁宣将肺气,此仲景药对之妙法;甘草调和诸药。

朱老云:1、中医切忌闭门造车,当博采众家之长,如本案即结合黄煌之体质学说、仲景药对之法及时方之妙用。2、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论表里寒热、虚实真假,辨证清楚之后,随之用寒用热,解表攻里,调补清泄,皆有法度。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