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赏析 > 案例赏析 > 详情
分享到:
 
朱亨炤门诊病案94
来源: | 发布:2019-09-20 | 浏览:4340

林某,女,52    20190610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不适1周,闷痛喜按,拉稀便,日23

既往史:有胃炎病史,平常饮食不慎易出现腹痛腹泻

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舌淡红苔薄,脉弦。

辩证:脾虚气滞

处方:四逆散加减

方药:柴胡9克、白芍12克、枳壳9克、元胡9克、川楝9克、槟榔9克、云苓9克、白术9克、木香9克、黄芩9克、栀子9克、芡实15克、神曲9克,4剂。

二诊:20190614日。

诉药后腹痛改善,偶夜睡欠佳

查体:舌淡红苔薄,脉弦

辩证同前

继服前方加远志9克、酸枣仁30克、淮山15克 ,7剂。

三诊:20190621

主诉:1周来饮食不慎,时有腹痛,大便不成形,自诉服姜汤舒服

查体:舌淡红苔薄,脉弦。

辩证仍同前

处方: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方药:柴胡9克、白芍9克、路党30克、白术9克、云苓9克、陈皮6克、半夏9克、干姜9克、熟附子5克、淮山15克、木香9克、槟榔9克、车前子15克 ,5剂。

按:本例患者自诉稍有饮食不慎易出现腹痛腹泻,朱师认为病本在于脾虚,痛则欲泻,泻后得安则为气滞之象,总当以健脾行气为目的组方选药,首诊选用四逆散为基本方治疗,配伍侧重于行气、止泻,其中配伍黄芩、栀子有清热泻火解毒之意。朱师认为使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治时适当结合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从胃炎产生的角度进行中医的治疗,故而使用清热泻火解毒的药物配伍以达到消炎的目的,此例患者药后症状改善明显。三诊患者自诉服用姜汤后较舒服,因此改用柴芍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行气止痛;配伍温胃散寒,行气止泻药,其中配伍车前子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