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女,40岁 2019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发热3天,体温多波动于37~37.5℃之间,寒热往来,伴咳嗽咳痰,痰稠色黄,无咳血,曾服用抗生素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查体:T 37.4℃,神清,咽红,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双肺听诊(-),无干湿性罗音,舌苔黄腻,脉弦。
辩证:肺热咳嗽
处方:小柴胡汤加麻杏石甘汤加减
方药: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麻黄6克、杏仁6克、石膏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桔梗9克、陈皮6克、天竺黄15克、莱菔子9克、葶苈子9克、川贝6克、苍术6克,3剂。
二诊:2019年10月28日
诉发热好转,现已无寒热往来现象,但仍有咳嗽,痰黄色稠,
查体:T 36.5℃,双肺听诊(-),舌淡红苔黄稍腻,脉弦。
辩证同前
继守上方加白前9克、百部15克、鱼腥草15克,4剂。
按:本例患者主要考虑邪入半表半里,且伴肺热咳喘证。主方选小柴胡汤加麻杏石甘汤加减。方中去除人参及姜枣,避免过于温热加重病情;酌加银翘,以取清热解毒之义。患者3剂药后疗效显著,体温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