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赏析 > 案例赏析 > 详情
分享到:
 
哮病医案一则
来源: | 发布:2020-10-15 | 浏览:3937

庄某某,女,64岁。2018年3月17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性喘息20余年,加重3天。自诉20余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发作时喉间时有哮鸣音,不发作时如常人,近五年中较少发作,偶于劳累后或受冷时突觉胸口憋闷随之开始喘息,但程度均较轻,稍事休息或喷入万托林后均能缓解,三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较轻,每日两到三咳,每咳一到两声,咳少量白粘痰,活动后稍气喘,偶有鼻塞、流清涕,口干,稍恶风,恐哮喘发作遂前来就诊,视诊可见舌暗红苔薄黄,按之脉细涩。

处方:

侧柏叶10g  荆芥10g   防风5g   紫苏梗10g

枳实10g    茯苓15g   法半夏6g 陈皮9g

黄芪30g    白术10g   淫羊藿6g 当归6g

丹参10g    桃仁10g   浙贝母10g甘草6g

3剂,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病中养护:嘱慎起居,避风寒,忌食海鲜、甜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量频饮温热开水。

二诊(2018年3月20日):

服三剂后,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均有改善,无明显气喘,晨起偶有清涕,口仍较干,视诊舌质及舌苔亦较干,予上方去侧柏叶、浙贝母等,加入玄参6g、生地9g,7剂,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病中养护:嘱慎起居,避风寒,忌食海鲜、甜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量频饮温热开水。

再服七剂,诸症皆缓解。

按语:此病属中医“哮病”范畴,证属“虚哮”,哮病是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之病,中老年人肺脾肾渐衰,痰浊易反复壅阻气道,一遇外邪便即发作,该患者已处于发作前期,幸而前来就诊,急则治其标,予苏梗、荆芥、防风等疏散风邪,二陈汤加之侧柏叶、浙贝母化痰止咳,配合黄芪、白术、淫羊藿等补肺益肾,使急中有缓,不至于攻之太过,此间运用较多活血化瘀之药,如当归、丹参、桃仁等,思之患者患哮病日久,病情缠绵除痰湿外还因有瘀,从舌质暗、脉细涩亦可看出,故须祛瘀化痰兼而有之方可,最后年老津液亦亏,用药同时切应顾护津液,阴虚易生热,用玄参、生地清热生津最宜。

郑承铎主任指导,思之患者虽外感风邪,但邪气未引动伏痰,故哮病尚未发作,此时确应及时疏散风邪。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