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现已进入秋风送爽、寒暑消顿的季节。此时,人体的阳气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敛降,逐渐向“冬藏”过度。哮病、喘病、肺胀病的发病率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逐渐升高。
古人云:肺,主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都可病及肺而发生咳嗽、气喘、咯血、失音及肺痿等病症。我科结合郑承铎主任中医理肺的辨证养护的理论,运用整体护理、辨证施护观通过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等方法,能够很好的治疗和调理无论先天还是后天,以及病后失调所致的体制虚弱,可强壮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
在中医临床护理实践中,根据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加以辨证施护。可取肺腧、天突、足三里等不同穴位施以贴敷、按摩、艾灸、拔罐、刮痧、定透治疗等中医护理特色技术,使肺气充沛,得以宣发、得以肃降。此外运用耳穴埋豆法,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来选穴组成处方,用中药王不留行籽置于小方胶布上,贴敷在耳部的肺、內鼻、咽喉等穴位,捻压刺激耳穴可辅助治疗呼吸道疾病,改善咳嗽、咳痰症状。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要想获得健康必须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呼吸道疾病患者应顺应四时,做好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度锻炼,常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庄子》认为“通天一气身,人身之气升降出入,运行不息”,通过气功可以达到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效果。常练八段锦可吐旧纳新,调理肺腑,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调理肝肺,激发肺气。此外,患者若忧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配合情志护理,如说理开导、顺情从欲、暗示疗法、音乐疗法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尽快消除不良情志对人体的损害,帮助患者从各种不良情志中解脱出来,以促进康复。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要把食物当成你的药物,而不要把药物当成你的食物”。《黄帝内经》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如果用无毒的食物来治疗疾病的话可以去除疾病的九分。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五谷、水果、蔬菜等才是保养身体的根本。战国时期扁鹊就有“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说法。在中医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给与相应的饮食指导,肺脾气虚者宜食山药、百合等健脾补肺;肺肾气虚者宜食枸杞子、木耳等补益肺气、肾气;肺肾气阴两虚者宜食雪梨、银耳等益气养阴。再者可用葱白糯米粥、杏仁粥、沙参玉竹粥等食疗粥防治咳嗽。如今,食疗药膳在北美洲已被列入自然疗法的范畴,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食疗药膳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增多,它正以不同形式进入厨房,改变着人们的健康味蕾。
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对我们呼吸科乃至中医界的护理人员来说都是新课题、新挑战!让这古老的智慧在信息时代永远焕发年轻的光彩,让这股源头活水汇入维护人们健康的医学浆流,滋养着人类生命之树,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