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
记者走访福州市中医院
见到萧诏玮老先生。
退休20年来
他每周仍坐诊、带教6~7个上午、1个下午
每天5时许,他就起床了,步行去医院前
通常会先帮老伴买好菜
萧老的“粉丝”不少
有的祖孙三代儿时都找他看过病
还有人慕名从泉州、厦门、
温州、江西等地赶来
“我和我哥小时生病,就是找萧老看的。他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中医药的实力,在防治许多疾病方面,可以让孩子不发病、少输液甚至免开刀。”12时30分,最后一名患儿家长、家住鼓楼的林先生陪女儿看完病,笑着告诉记者。
食堂炒菜卖光前,萧老常常还没下班
医院对萧老很关心,让食堂工作人员
天天把面条或盒饭送到诊室
萧老介绍
桂枝里陈氏儿科有200多年历史
注重温病治疗和脾胃调理
看诊注重“望神”,用药主张“轻灵”
在此基础上,萧老还重视调肝
他说,比如小儿抽动症的治疗
就宜用清泻肝火法,兼健脾、补肾等
30年多来,萧老还致力于
福州中医史和学术流派的研究
范围不仅限儿科,有十几个科别
退休以来的几乎每个下午
他都在奔波寻找散落的福州中医文献资料
萧老说,福州历代中医多儒医、世家,文化、流派和学术积淀都很深厚,密学绝招甚多,被誉为“执八闽医学之牛耳”,只是总结不够,因此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他生于福州、长于福州,传承文脉、服务桑梓是应尽的社会责任。
借着自己在中医朋友圈中的人脉
萧老四处打听老中医及其家属、
后裔、门生的下落,走家串户
请求把遗留的资料借他拍照存档
早年,他常独自骑自行车寻寻觅觅
近年来,医院派车
送他和学生去连江、长乐等地
许多老中医作古后
儿孙不是搬家就是转行,不好找
有些后辈对萧老的目的存疑,不愿提供
有一回为了寻找一位福州名医的后人
他耗时3年
日复一日的心血浇灌
培育了累累果实
萧老拿出他近年来主编的
《榕峤医谭——福州历代中医特色》
《壶天墨痕——近现代榕医师锦翰(共四集)》等
书籍告诉记者,这些书收集了
福州历代数百位中医的宝贵资料
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
福州历代中医学术和文化成就
萧老还参著了
《闽台文化大辞典》(主编福建中医部分)
并与工作室同仁合作
拟出版3辑《萧诏玮论医集》
目前第一辑已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