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的陈依伯(化名),最近发现自己的牙齿松动,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口腔科就医,经检查后发现陈依伯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红肿出血,牙周炎症严重,有多颗牙三度松动,因太晚来医院就医,现在只能把这三颗牙拔除。
原来陈依伯每次牙龈肿痛时,嫌麻烦只吃消炎药不就医,反反复复,直到最近发现牙有松动才来就诊,但为时已晚只能拔除。今天(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口腔科卢仲仁主治医师提醒,不少老年人对于口腔健康保持着老观念,觉得老了缺牙很正常、牙痛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但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牙龈逐渐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也逐渐变宽,口腔问题也越来越多,卢仲仁医师介绍,老年人口腔认知通常有四大误区:
1、蛀牙不用管
蛀牙是由于牙龈萎缩、牙间隙变大,两颗牙之间容易食物嵌塞且口腔唾液减少、自洁功能下降,导致长蛀牙,经常有老人认为蛀牙不用管,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去医院,拖到这时治疗反而麻烦的多,蛀牙严重可发展为根尖炎症,反复流脓,甚至可能诱发关节炎,肾炎等。
2、老了缺牙很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可见,所以老了就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牙周病,不及时治疗,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时,牙齿会出现松动甚至脱落。
3、掉了一两颗牙不用管
不少老人认为缺牙很正常,其实牙齿没了会不方便咀嚼,导致消化、营养吸收等很多不良影响,长期“将就”使用,两侧的颞颌关节负担增加,会出现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所以掉牙一定要及时就诊。
4、牙齿牙周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消炎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疾病中效果其实微乎其微,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辅助治疗,如果自行选择消炎药的使用,可能会暂时掩盖疾病,发展更严重,要想彻底根除,建议及时就医。
卢仲仁医师提醒,健康的口腔是幸福的保障,老年人日常要做好口腔保健,刷牙要选择适合老人用的保键牙刷,最好选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病。除每天早晚刷牙外建议餐后刷牙或用清水漱口;由于老年人牙缝较宽、牙齿稀松,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者使用牙线洁牙,剔牙时选用扁平或楔状木质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软垢和牙菌斑。
日常要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如戒除烟酒嗜好,不用牙咬开瓶盖咬硬物等,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最好3个月检查一次,至少也应1年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本文转自海峡都市报 记者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