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时光悄悄,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期间,全国各地的人民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熏艾叶、戴香囊等各种各样的习俗。
古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时节,正值初夏,暑热渐生,全国多地进入多雨季节,容易滋生蚊虫、传染疫病,因此端午节的很多习俗都与驱虫防病保健有关,利用菖蒲、艾叶等天然草药驱虫防疫,简便、经济、环保又有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国历来有着最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种类各式各样,口感黏香甜糯,馅料分甜、咸,北方偏爱包枣、红豆等馅料的甜粽;南方则更钟爱包咸肉、火腿、蛋黄、干贝等多种馅料的咸棕。其实粽子也是一种药膳,具有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的功效,主料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疗疮等功效;包裹粽子的粽叶有苇叶、竹叶、荷叶,这些叶子均可清热祛湿: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荷叶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馅料红豆能清热解毒、祛痰、杀虫,还能利水消肿,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莲子能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粽子口感虽好,但不是人人皆宜,应适可而止,尤其是伴有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另外老人和孩童的消化功能较弱,亦须加以节制;即便是健康成年人,也应“少食多餐”,控制摄入量。
由于食用粽子易造成消化不良,在此推荐一款端午安康茶,助您轻松过节。
![]() |
食材与药材:佩兰、广藿香、薄荷、荷叶、鱼腥草、麦芽、谷芽、绞股蓝、陈皮。
功效:该方不仅可以解表化湿,还可以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可化解端午节日的暑湿、食积。
用法用量:1日1剂,煎汤代茶饮,可经常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