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配方使用的饮片,大都由中药饮片厂供应,但有的炮制品种因较少使用无法供应,例如“当归炭”。这类因治疗需要,要求临时加工的炮制品,中药房调剂人员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炮制,绝不能该炮的不炮。
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是中药炮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的范围比常规炮制小,炮制方法比常规炮制少,一般以炒法、炙法、拌法为主,可分为清炒、麸炒、米炒、土炒、酒炙、盐炙、醋炙、蜜炙、姜汁炙、药物同炒等。
宋代《三山志》收载地产药物,如“白梅,怀安、侯官乡园林种千万株,盐者为白梅,烘干者为乌梅。”宋元时期,官办中药配方铺推行研成细末煎汤(“煮散”),药市上多采用切片加工。明清时期,药材加工成片形,有条、块、丝、粉、团、卷等形状。民国时期,福州中药饮片多是中药铺加工炮制,往往是前店后场。福州鼓楼前设有安铺药店,并留下“鼓楼前拾柴屑朋友”(鼓楼前拾柴配)的传说。
福州市中医院作为最早创建的中医医院,传承了福州最早传统炮制技术,早年药材没有专门药厂加工炮制,全由资深老药工根据医生处方临时加工炮制,已有几十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