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针灸治疗
来源: | 发布:2023-10-21 | 浏览:1236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患,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和盆腔结缔组织炎。

PID后遗症过去多称为盆腔慢性炎症,近十几年来文献及教科书已摒弃了这个术语,而改称为PID的后遗症。PID可引起一些严重的临床后遗症,一般可分为近期与远期后遗症两种。近期后遗症包括输卵管卵巢脓肿(TOA)、肝周围炎以及罕见的死亡,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在25%左右,主要包括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CPP)及PID的反复发作。

【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全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寒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反复发作。

(2)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压痛;附件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CRP: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CRP升高。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出现大量白细胞。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证侯分类

1、热毒炽盛证:高热寒战,下腹剧痛拒按,咽干口苦。带下量多,色白或赤白相间,质粘稠或脓性气秽臭。大便干结或腹泻,小便短赤,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湿热瘀结证:热势起伏,寒热往来。下腹疼痛拒按,少腹胀满。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纳差食少,尿赤便秘,经量多,经期延长,小便短赤。舌质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

3、气滞血瘀证:少腹胀或刺痛,经期劳倦后加重,带下量多,胸胁乳胀,腹坠腰酸。舌暗或有淤点,脉细弦。

4、寒湿凝滞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期加重,得热痛减。或伴月经失调,带下增多,色白,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楚。舌黯红,苔白腻,脉沉细。

【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取穴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地机、行间、大敦

治疗方法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普通针刺,以平补平泻法行针;地机、行间针刺泻法;大敦点刺放血。

2 湿热瘀结证:

取穴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血海、地机、大都、行间

治疗方法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普通针刺,以平补平泻法行针;血海、地机、大都、行间针刺泻法。

3、气滞血瘀证:

取穴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血海、太冲

治疗方法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普通针刺,以平补平泻法行针;血海、太冲针刺泻法。

4、寒湿凝滞证:

取穴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足三里、血海、阴陵泉

治疗方法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足三里、血海、阴陵泉普通针刺,以平补平泻法行针;关元、子宫、气海加以温针灸。

2、其他治法: 

(1)隔姜灸:关元、子宫、次髎隔姜灸,每次三壮,隔日1次。

(2)耳针:取穴子宫、内分泌、脾、交感、大肠。(神门、盆腔、肝、肾、内生殖器),每周2次,双耳交替。

(3)皮内埋治:基础穴:足三里、三阴交。湿热瘀结型酌加地机、阴陵泉、水道等穴;气滞血瘀型酌加太冲、中封等穴;寒湿凝滞型酌加复溜、太溪等穴,或改灸法。

(4)温和灸:内关、关元、足三里,灸20min,每日1次。

(5)雷火灸:气海、关元、子宫、八髎施灸,前后面交替,每日1次,每次20min。

    (6) 微波治疗;盆腔炎治疗仪。

    (7)中药热奄包治疗:加热后外敷下腹部20-30min,每日1次。

宣教

   1、生育期妇女要坚持个人卫生保健。

   2、急性盆腔炎、阴道炎、淋病、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感染者应及时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粘连或阻塞。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解除思想顾虑,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

   5、忌阴道不当清洁、忌随意用药、忌中断疗程。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 |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