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门诊医案
2022年 12 月 26 日 科室:儿科
姓名:唐某 性别: 女 年龄:2岁
主诉:发热4天,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无咳嗽、喘促、惊厥等不适,就诊于当地诊所,予“布洛芬滴剂”及退热栓等对症处理后热势反复,入院前2天就诊于福州市儿童医院查血常规:WBC6.5×109/L,LT2.1×109/L ,NE3.9×109/L CRP3.26mg/L.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美唑钠、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2天后患儿仍高热,最高体温达39℃,痰白粘不易咳出,口干喜饮,今查胸片(2013.05.31)示:支气管炎。辰下:发热,咳嗽,痰白粘不易咳出,口干喜饮,夜寐欠安,纳差,便溏,日三次,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
中医四诊:
望:精神可,形体略胖,自动体位;舌质红,苔黄腻。
闻:语言清晰,未闻及特殊气位。
切:指纹紫滞见于风关
专科检查:T:37.2℃,神志清楚,精神稍倦。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见于风关。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大,无脓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率100次/分,未闻及杂音,腹稍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约4次/分。。
病因病机分析:禀赋不耐,外感毒邪复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发为本病。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
湿热犯表证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清热化湿,宣肺止咳
方药:三仁汤合剂合麻前苏加减
豆蔻4.5g 苦杏仁3g 薏苡仁9g 蜜麻黄4.5g
紫苏子9g 前 胡3g 薄荷9g 滑石9g
姜半夏4.5g 蚤 休9g 厚朴3g 淡竹叶9g
服药方法:共2剂,冷水泡1小时后煮药,水开后10-15分钟口服,每次50ml,1剂2天,每日2次。
调护:总体上来讲就是要加强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诊:2023年12月29日,患儿药后热退,咳减,守上方,去薄荷、淡竹叶,加莱菔子6,僵蚕9建曲15。
按:
患儿发热咳嗽,痰白粘不易咳出,口干喜饮,夜寐欠安,纳差,便溏,日三次,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当属中医咳嗽(湿热内蕴),湿热病邪侵犯于肺表,正邪相争而发热,热壅肺气,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作咳,痰、热交炽于肺内,郁而化热,热邪灼津,故痰白粘难咳,口干喜饮;其舌质红,苔黄腻均为湿热之象故予三仁汤清热化湿,配合具有宣肺止咳之麻前苏合剂清热化湿,宣肺止咳。
肖师评语:本例咳嗽,属湿热犯表证。施以验方三仁汤合剂合麻前苏加减,本方主药之一紫苏子,《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 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