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水果药的用药特点2
来源: | 发布:2022-10-10 | 浏览:1295


五、燥必滋枯,重用沙参

长期厌食,后天失养,津液不生,胃脘干枯,或燥热之症,或木郁化火,灼烁胃阴。症见饥如欲食或者拒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涩,脘中灼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阳土喜柔,讳恶刚燥,非阴柔不肯协和。纵观叶天士养阴四法,均必用沙参。

六、清胆和胃,独尊竹茹

竹茹甘微寒,入胆胃二经,笔者常用于:
①木不疏土型厌食,以温胆汤为主方。竹茹色青中空,为该方主药,善开郁和胃。温胆汤和胆也,配龙胆草坚胃质,开胃进食。
②用于胃火或胃阴不足者。
③清热化痰,用于痰热中阻者。
然应用竹茹重在炮制,苔腻者竹茹用干;口干者鲜用;口臭者盐搓;兼呕者姜制,鼻衄者秋石制。


七、虚贵食疗,妙在淮山

厌食迁延日久,脾胃俱虚,药石难支,且非朝夕获效,惟以食效为佳,佐餐缓图,方为上策。淮山长于益脾养胃,为补脾第一要药。常予淮山药300克为主,加扁豆250克,麦芽150克,茯苓200克,薏苡仁200克,研细末,炖糊佐餐。此乃借谷气以开胃醒脾之妙。

八、补贵灵通,宜添气药

脾胃互居,共建中州;厌食日久,土虚当补,然小儿脾胃脆弱,纯予益损,稍呆即滞,故曰脾贵在运。脾虚痰生,须补中理气;土壅木郁,当理脾疏肝,活泼精灵,畅通气机,笔者常用三香(香附、檀香、香橼),获益良多。

版权所有:福州市中医院 ©2025 | 闽ICP备08011358号 |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